遼籃兩天4官宣!送走3將迎來倆潛力新星,戰(zhàn)略性重建還能進四強嗎
遼籃兩天4官宣!送走3將迎來倆潛力新星,戰(zhàn)略性重建還能進四強嗎?
遼籃是公認的有情有義的俱樂部,不管誰走誰來,送別和迎接的官宣內(nèi)容都很有人情味,這也是遼籃俱樂部的文化符號,大家長此以往喜歡和支持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隨著張鎮(zhèn)麟、劉雁宇和趙率舟3員大將離隊,以及孫福恒和趙森倆潛力新星加入,遼籃在短短兩天時間里一共進行了4次官宣,這在過去五年是很少見的,因為遼籃那五年本土陣比較穩(wěn)定,一門心思都在爭奪總冠軍。
但是在CBA外援版本改變后,本土球員的作用沒有那么大了,因為你即使本土陣容比較一般,但是只要舍得在外援身上下功夫,照樣可以成為一支強隊,甚至是具體爭冠實力的超級強隊,所以送走一名主力和一些輪換球員對球隊的影響也沒有那么大。
具體到遼籃,走了第一小前鋒張鎮(zhèn)麟肯定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,因為他的離隊,確實讓遼籃實力下降了,同時他加盟上海隊,也是實實在在的補強。
但是,張鎮(zhèn)麟雖然不是遼籃青訓出品的球員,卻在當年拒絕多支球隊提供的高薪,毅然決然為家鄉(xiāng)球隊效力,并在五年時間幫助球隊四次打進總決賽,并獲得一塊全運會金牌和三個CBA總冠軍,成為遼籃隊史最杰出的球員之一,他已經(jīng)盡力盡責了,我們唯有祝福,千萬不要謾罵。
至于從上海隊換來的孫福恒和趙森,肯定是有培養(yǎng)價值的,否則遼籃為什么偏偏選了他倆呢?相信以楊鳴為首的遼籃教練組的眼光就可以了。
那么遼籃為什么對本土陣容進行比較大的調(diào)整呢?原因是進行戰(zhàn)略性重建。什么意思?就是在外援使用頻次變多的情況下,打算抓住這個機會大膽使用和培養(yǎng)有價值的新人,讓他們盡快成長起來,逐漸成為對應位置上挑大梁的球員。
這么一說,有球迷就開始擔心了,擔心遼籃下賽季的成績不好。但我不這么認為。正如我已經(jīng)說過的,只要遼籃再找兩名十分優(yōu)秀的外援,保底還能進四強,說不定又重新站上總決賽舞臺了。
反之,在已經(jīng)定了莫蘭德和杰隆布朗的情況下,老將弗格真的又回來了,另一名大外援實力要是也很一般的話,那遼籃也就是八強水平。因為新規(guī)則下外援太重要了,他們才是保球隊上限的關(guān)鍵。這就是我的觀點,大家覺得呢?歡迎留言交流,我們一起來討論討論!